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草原钢城,无数劳动者已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他们用勤劳的双手编织梦想,以奋斗的姿态书写人生。在包头这座充满活力的工业城市,“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千千万万劳动者用汗水浇灌出的生动实践。
从温暖贴心的生活保障到系统完善的职业培训,从坚实有力的权益维护到丰富多彩的精神关怀,包头这座城市始终与劳动者同心同行,努力绘就劳动者幸福生活的画卷。
暖心服务打造城市里的温暖港湾
“每天早晨,我在送外卖前就来这个驿站吃个早点、喝点热水,非常舒服。”位于东门大街的驿站内,外卖小哥刘玉诚接过工作人员递来的热水,高兴地说。他每天在这里小憩片刻,今天又拿起墙上的留言簿写下了感谢信。
东门大街的户外驿站面积虽然不大,但环境干净整洁、设施设备一应俱全。不仅配备了冰箱、微波炉、饮水机、桌椅等基本设施,还配备了报刊书籍、雨伞、急救箱、针线包等暖心物品,让驿站成为每个户外劳动者的温馨港湾。
近年来,市总工会始终坚持以职工群众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推动工会驿站建设扩面提质,2024年,27家工会驿站升级改造为24小时智能化驿站,推树4个全总最美工会驿站,建设印象城、青山万达2个商圈驿站,全市工会驿站达到365家。夏送清凉期间联动全市365个工会驿站成立“工会驿站联盟”,安排专项资金32万元支持各旗县区升级完善工会驿站设施、功能,不断拓展“15 n”特色服务。举办心理、法律咨询、周六国学大讲堂、就业培训等活动25场。全市各级工会驿站为环卫工人、运管员、出租车司机、园林绿化工、外卖员、滴滴代驾、交警等户外劳动者送去西瓜、绿豆水、水杯、清凉防暑茶共计5000余份。吸纳500余名大货车司机入会,组织60余名滴滴代驾司机扫码入会。
与此同时,市总工会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联合多渠道筹措资金,2024年获批职工困难帮扶项目31个,共计争取中央财政职工困难帮扶资金599.8万元,自治区财政专项资金和自治区总工会相关经费配套471.8万元,项目数量和资金数额均列全区首位,为近1500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健康体检和女性“两癌”筛查等服务,国庆期间为近2000名困难职工发放慰问金,争取爱心企业捐赠2万余元帮助困难职工家庭解决子女勤工俭学岗位、生活必需品和特种病药品供给的问题。
此外,积极开展职工疗休养,安排43.5万元补助各基层工会开展职工疗休养、“乐游包头”一日、两日疗休养活动,引导带动近4000名新市民、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稀土企业职工参加疗休养活动。市总本级组织4批次134人参加示范性职工疗休养,有效提升产业工人幸福感和获得感。
权益保障筑牢劳动者维权防线
不久前,由工会干部和律师组成的服务农牧民工公益法律服务行动队分赴乡镇、建筑工地,开展“尊法守法·携手筑梦”服务农牧民工公益法律服务行动,向农牧民工朋友广泛宣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工伤保险条例》等涉及农牧民工切身利益的法律法规,并为农牧民工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引导、帮助农牧民工合理申请法律援助,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诉求,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参加活动的农牧民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类似的活动还有很多,近年来,为了努力提高职工法律素质,市总工会举办了“劳动托起中国梦·法治烛照职工心”职工法律知识竞赛,全市各级工会组织职工广泛参与,活动覆盖企业上百家,覆盖职工万余人次。开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宣传月活动,深入企业、工业园(社区)进行法律法规宣讲、现场解答,让职工群众深刻了解劳动领域有关法律法规,受到广大职工和企业主的普遍欢迎。开展“劳动筑梦法治相随”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公益法律服务专项行动,向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各类法律政策。
为了优化服务,进一步增强依法维权能力,市总工会聘请专业律师每周三、周五在市职工服务中心坐班,为来访职工解答法律问题。与市工商联牵头、市人社局配合推动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建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达到50%以上。
技能提升搭建人才成长阶梯
一直以来,我市都十分重视劳动者职业技能的提升。2024年,市总工会开展包头市“金牌师徒”培育工作。制定印发《关于开展培育“金牌师徒”活动的通知》,指导基层工会开展师带徒活动,对20对金牌师徒风采在“包头职工e家”进行展播。开展“新质生产力产业工人技能提升行动”。争取区总365.5万元专项资金用于4家工匠学院举办新质生产力培训班,培训职工5660人次。
开展包头市职工合理化建议、职工创新成果比赛。制定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职工合理化建议活动的通知》,支持27个地区、单位开展职工创新、合理化建议项目。动员各直属工会、产业工会积极开展各项创新工作,征集创新成果95项、合理化建议87项,评出一二三等奖共59个。举办职工创新成果、合理化建议路演活动。
广泛深入持久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通过积极争取,将2个稀土项目列入自治区2024年引领性劳动和技能竞赛。围绕稀土产业、光伏产业、重点装备制造产业、风电产业、民生工程及生态保护等六个方面确定7个项目列入市级引领性劳动和技能竞赛。完成承办的焊接设备操作工、稀土电解工等12项自治区职工职业技能比赛,其中全国预赛3项。我市选手在第八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比赛焊工赛项荣获团体第十名,一机焊工选手王其其荣获第14名。
文化滋养点亮职工精神家园
夜幕降临,我市职工夜校热闹了起来,“我选择的是oh卡心理课和形体美学课程,我希望能在心理课上学习一些心理学知识,认识一些同频的朋友,也希望通过形体美学课改善自己的体态。”刚刚入职的00后职工张诗义告诉记者。
“白天上班,晚上学艺”,如今“上夜校”成了当下职工时髦的生活方式。前不久,由市总工会推出的工会夜校开课,课程吸引了不少在职职工前去体验、学习。
近年来,市总工会在提升职工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广泛开展职工文体活动,打造“工”字号职工文体活动品牌,满足职工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
在包括一宫在内的全市各职工文体活动阵地,职工足球比赛、职工书画展、摄影展、演讲比赛、诵读展演活动等精彩纷呈,免费观影活动放映的一线热门影片丰富了职工的业余生活,一宫门前广场举办的“中国梦·劳动美·工会情”系列街头演唱会成为包头文化旅游的新名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职工们在忙碌工作之余找到了心灵的栖息地。
从轰鸣的车间到温馨的驿站,从技能竞赛的擂台到书香弥漫的书屋,这座城市正在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证明,当劳动者的权益被充分保障、价值被充分认可、梦想被充分照亮,城市发展便有了最强劲的内生动力。